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00年來,中國社會滄桑巨變。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共產黨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
中京博瑞特設立黨史課堂系列推文,回顧黨史,致敬先輩,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奮進動力!
蔣介石和汪精衛背叛革命后,殘酷鎮壓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至此,由共產國際倡議的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正式破裂,國內政治局勢急轉直下,中國共產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1927年8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下的北伐軍兩萬余人,在江西南昌舉行了武裝起義。賀龍任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
?
?
起義發生在凌晨2點,以三聲清晰的信號槍聲為號,以“河山統一”為令,起義人員領系紅領巾,膀扎白毛巾,在馬燈和手電筒上貼紅十字,向著南昌城的敵人發起猛攻。
經過四個小時的戰斗,在當日清晨6點,南昌城內守軍已全部肅清,起義部隊共殲敵3000多人,繳槍5000多支、子彈70余萬發、大炮數門,起義取得勝利。當日,《南昌民國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發表了《中央委員宣言》。宣言將“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新舊軍閥”“解決土地問題,實行耕者有其田”等共產黨的主張布告國民。
南昌起義“功在第一槍”。面對叛變革命的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不得不走上獨立武裝革命之路,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喚醒廣大中國人民,表明中國共產黨要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周恩來曾評價“南昌起義的槍聲,響起了第一聲春雷”。起義的槍聲劃破黑夜,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就此誕生,一個嶄新的時期就此開啟。
新中國成立后,經過長期革命戰爭考驗的一些南昌起義領導人和參加者,成為新中國的國家和軍隊領導人,或治國治軍的骨干。周恩來擔任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朱德擔任國家副主席、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南昌起義參加者中有四人(賀龍、陳毅、聶榮臻、林彪)擔任過國務院副總理,六人(朱德、劉伯承、賀龍、陳毅、聶榮臻、林彪)擔任過中央軍委副主席。
在1955年授銜的將帥中,十大元帥中有六位(朱德、劉伯承、賀龍、陳毅、聶榮臻、林彪)參加了南昌起義,十名大將中有三位(粟裕、陳賡、許光達)參加了南昌起義,另有四名上將、七名中將、六名少將也都參加過南昌起義。一場武裝起義走出這么多將帥,是世界軍事史和戰爭史上的奇跡,也反映出南昌起義在中國革命史和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重要地位。
從1933年起,南昌起義日——八月一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和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頒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金黃色的五角星及‘八一’兩字,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誕生以來,經過長期奮斗,正以其燦爛的星光,普照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