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殘酷的競爭環境中,狼族憑借堅韌、頑強、忠誠、合作、犧牲等自然界最優秀的個體素質與最卓越的團隊精神,成為最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種群,成為個性張揚的強者。它們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戰斗,與身強力壯的獅、虎戰斗,與荷槍實彈的人類戰斗,在自然界的競爭中狼始終牢牢占據著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始終牢牢占據著強者的地位,從而雄行于天下。
?
企業競爭也需要狼性,把握機會的能力、應變的技巧、敏銳的眼光,這些都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所必需的特質。生活當中也需要狼性,有目標、有野心、肯吃苦、重忠義,這些都是成功人士所需要擁有的優秀品質。
要想成功,我們不但要學習狼的品性,更要學習狼的智慧。從狼的身上,我們能找到個人在世界上生存、發展所需要的各種素質,比如堅韌、頑強、耐心、戰斗、犧牲等等。
通過對狼群的了解,我們能學到團隊競爭所需要的全部智慧,比如合作、分工、策略、溝通、危機意識、消化能力等等。在競爭中,一個人如果擁有這些智慧,則他強大的力量足以令任何對手恐懼;一個團隊如果具有了這種精神,那它將無往而不勝,開創出屬于自己的輝煌事業。
狼的自述
老虎、獅子、狼三種動物,都可以說是草原上呼風喚雨的王者,那么在它們當中, 誰是最聰明的呢?
動物學家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老虎勝于力,在捕食的時候,老虎靠的是壓倒性的速度和體質,直接追逐獵物,直到把獵物咬死;獅子勝于智,獅子十分善于隱藏自己,它在捕獵的時候,往往是藏在草叢或者小山后面,等獵物靠近再以雷霆萬鈞的氣勢在幾秒內就偷襲成功;
而狼則勝于謀,狼群進行一次捕獵往往要計劃很長時間,每只狼都有明確的分工,然后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把整個獵物群趕到預定地點,集中殲滅。可以說,三種動物都有其成功的生存方式,但最聰明的,無疑是狼。
追逐獵物,僅僅靠猛跑是不夠的,尤其在對付大群獵物的時候,必要的準備和步驟是獲取成功的基礎,而謀劃是實現這一切的唯一保障。
?
狼只制定最可行的計劃
野心與夢想如果失去了行動的支撐,就好像失去了翅膀的小鳥,再也無法展翅高飛,而計劃則是規劃行動的最好方式。
一個人的理想不得不遠大,一個沒有遠大理想的人是不可能有輝煌的未來的;但是行動卻不得不回歸現實,一個只想著唯一遠大理想的人往往也成就不了大事業。如何來調節兩者之間的關系呢?答案就是:要有一個詳細的、切實可行的計劃。
計劃是實現理想的一種方式,它就好像我們一口一口吃飯一樣,把理想分成若干個小的階段,讓每一階段都變得切實可行。理想太遠大,就分段來實現它,這就是計劃的真諦。
一份完善的人生計劃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把一個長遠的目標分成若干階段。這就好像我們蓋房子一樣,首先要架起龍骨,然后才能進行具體的建設。我們在爬山的時候,山頂是我們的最終目標,但是我們如果爬幾步就往山頂上看一眼的話,那么縹緲的頂峰很容易讓人沮喪,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全身沒有力氣了。
第二,所制定的人生計劃必須具有可行性。前面一節我們闡述了野心與妄想的區別,野心是可行的,妄想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我們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也要注意計劃的可行性。
第三,計劃做好以后,最好能請專家或者經驗豐富的人指點一二。因為計劃的事情往往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而且一個人擬定的計劃往往帶有過多的個人因素,而請經驗豐富的人看一看,提出一些指導意見,可以使計劃更成熟,實行起來更順利。
適應環境就是成功
狼在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上更勝其他動物一籌。從寒冷冰封的北極到炎熱難耐的赤道,從中年干旱的沙漠到濕潤潮濕的雨林,從雨季肆虐的海邊到空氣稀薄的高原,到處都有狼生存的足跡。寒冷、饑餓、疾病,甚至人類的屠殺都沒能讓這個頑強的種族退縮。一旦環境改變,狼往往是最先做出反應的動物,正應如此,才使他們成為動物界的強者。
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當中以明確地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理念,凡是在自然界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在這一自然選擇的條件下的優勝者。
達爾文的進化論在人類世界中同樣適用,整個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適應史,人類就是在不斷適應的道路上探索,走向更加文明與進步。人們最終的結局之所以會有天壤之別,關鍵在于誰在其中能以積極進取的熱情和堅忍不拔的理性去適應社會。
在我們的周圍,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總是感嘆命運不公,時運不濟,嫌棄自己“鍋”中的“魚”太小,希望擁有大“魚”。雖然這種想法本身是積極向上的,然而這也正是許多人的悲哀。
因為他們只知道垂涎大“魚”,卻不知道擴充自己的“鍋”。當有一天真的遇上了一條大“魚”時,就只能希望“魚”興嘆、與機遇失之交臂。
本書既是一本個人生存的智慧之書,又是一本關于團隊管理之書,更是一本企業發展應奉行的準則之書,你可以從其中找到你最需要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