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俄烏沖突于2022年2月底突然爆發,一個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接近1.5億規模的超級市場,突然間向中國企業敞開了大門。
圖|雖然可口可樂公司嚴格執行了美國政府的禁令,但可口可樂在俄國超市僅僅斷貨個把禮拜——然后統統換上了中糧集團(擁有獨家)的產品
由于俄羅斯在戰爭爆發后第一時間遭到歐洲與美國的一致制裁,并且被全球銀行間金融電信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縮寫SWIFT)的“拉黑”,無法通過傳統渠道使用美元進行銀行間結算交易。故中國,就成為了俄國唯一的工業強國等級的,貿易伙伴了。
但無論以何種角度來看,這個工業強國都有些“強過頭”了——以至于伴隨著歐美企業乃至于商品的撤離,俄國市面上的各種商品和物資非但沒有減少,性價比還比以往提升。于是在天時地利乃至任何之下,僅僅兩年多時間國內企業幾乎踩著歐美企業撤退的步伐,在俄國市場占據了全領域全方位全產業的,統治地位。
在此之中,中國車企無疑是獲益最大的群體——
奇瑞的艾瑞澤8,成為了寶馬3系甚至5系的平替;坦克取代了路虎;星途與捷途取豐田那票城市SUV而代之。
圖|俄國的“國產寶馬”又寶馬加里寧格勒工廠生產,目前已經關閉,裝配廠交由一家中國企業以CDK方式生產針對俄國市場開發的汽車產品
特別需要提一句的是燃油版的坦克500,甚至被俄羅斯內務部大量采購充作公務車使用。對于中國車企來說,這是天上掉下來的大幾十萬規模的市場,而且這個市場隨著俄國經濟的恢復,成長為百萬級市場。
而國產車全面進軍俄國市場,也繼十年前國內消費電子產品殺入俄國以后,再次產生了巨大的示范效應。其不但從根本上扭轉了俄國人民對中國制品的看法(參見《奇怪的勝利——中國汽車席卷俄國市場》),也為其他中國產品進一步拓張在俄市場份額,清掃了障礙。
麻煩來自于所謂“二級制裁”
最近半年多時間,某車企的對俄出口遇到了點麻煩。
在這里,筆者不能具體說明企業的信息,但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上面“遇到了點麻煩”只是口語的書面化,實際這種麻煩其實并不能算作小。因為,這是關系到企業正常運作的回款問題,某種程度上事關生死了。
但千萬不要誤會,這一次國內企業收不到俄羅斯的貨款,并不是俄國那邊的合作伙伴賴賬甚至仿效印度搞什么“殺豬盤”之類的。這種回款困境完全是人為的,源于一個眾所周知的第三方的阻撓,導致自到2024年1月起,負責為國內企業對俄展開貿易進行結匯服務的四大中資銀行,停止了對俄金融和跨境支付交易。
想要理解“收不了款”的原因,需要從美國對俄國發起的制裁說起。
自這一輪俄烏沖突起,除了SWIFT“拉黑”操作外,美國商務部還大幅度加碼了從2014年起對俄國實施的各種“制裁”,直接管制其控制下的主體不得與俄國相關企業或者主體進行貿易以及金融往來。
圖|美國商務部大樓,OFAC是商務部下屬用于執行對外“制裁”的部門
“制裁”是根據一個名為“目標國家擁有或控制、或為其或代表其行事的個人和公司的特別指定國民與被隔離人士清單”(Specially Designated Nationals And Blocked Persons List,縮寫SDN)的清單來進行的。該清單由美國財政部下屬的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fice ofForeign Assets Control,縮寫OFAC)負責制定。
一旦被納入到其中,則除非OFAC特別授權,否則任何“美國主體”——包括美國公民、永久居民外國人、根據美國法律或美國境內任何司法管轄區(包括外國分支機構)組建的實體,或在美國的任何人,不得與其進行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服務。
此外SDN還存在一個“50%規則”,即被納入的實體直接或間接持有50%以上權益的實體,無論該等實體是否在SDN清單中單獨列出其名稱,均視為被視為列入。
所以,任何的“美國主體”不得與SDN上的企業,以及所有滿足“50%規則”的實體進行交易或者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