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歐洲汽車新聞》援引彭博社報道,印度巨無霸級商業集團——塔塔集團表示,將為旗下捷豹路虎汽車公司尋找合作伙伴,但并不計劃出售這家陷入困境的子公司。畢竟,對于印度汽車產業而言,擁有豪華汽車品牌非常不容易。
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肆虐,塔塔汽車以23億美元從福特手中收購捷豹路虎。曾幾何時,捷豹路虎因在俄羅斯和中國市場暢銷而成為塔塔汽車的“搖錢樹”。
然而,從2017年開始,捷豹路虎全球銷量增長明顯放緩,利潤亦出現下滑。近一年已衰退到不得不啟動一項25億英鎊(32億美元)的成本縮減計劃,并在全球范圍內裁員數千人。
?
截至9月30日第二財季,捷豹路虎零售量為128,953輛,同比下滑0.7%;而本財年(4月-9月),捷豹路虎累計銷量為257,568輛,同比下降6.5%。
捷豹路虎的問題,讓整體塔塔集團陷入困境。今年早些時候,塔塔汽車對這個英國汽車品牌減計了39億美元投資。這家從鹽業到軟件業的企業集團,是印度負債最多的企業之一。汽車市場的蕭條,對塔塔汽車公司和印度最大的合金制造商塔塔鋼鐵公司,都造成了沖擊。
根據印度汽車制造商協會數據,繼7月乘用車銷量下滑31%后,8月銷量同比下降41%至11.6萬輛,已是印度乘用車市場連續第10個月出現下跌。印度汽車市場領軍企業鈴木8月銷量也下滑了36%。
塔塔汽車業務虧損隨著印度汽車市場下滑而加劇,同時海外煩惱不斷,包括中國經濟放緩,汽車銷量下滑,英國脫歐充滿不確定性等。捷豹路虎決定在11月關閉其英國工廠一周,以防止可能的英國無協議脫歐擾亂供應鏈。
塔塔集團(Tata Sons Ltd.)董事長陳哲(NatarajanChandrasekaran)表示,有些問題是自己造成的,包括汽車質量和經銷商問題。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困難時期”。
?
印度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協會主席米塔表示,如果銷量持續下滑局面無法得到有效改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也將不得不采取裁員措施。
“找到正確的投資組合,投資電動車,以及我們如何削減成本”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陳哲指出。
10月15日早些時候,陳哲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時表示,應對關稅是全球汽車業的“新常態”,圍繞英國脫歐的談判花了太長時間。“有時候,清晰明了好于理想結果。各國都在加強保護。”
上月,斯坦福·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師將捷豹路虎描述為“受到嚴重挑戰”,并表示塔塔汽車應該將寶馬看作潛在買家,因為這家德國汽車公司“現金充裕”。塔塔先前已經否認了其在為捷豹路虎尋求戰略選擇,包括可能的股權出售的報道。
“我們不準備出售。汽車是我們的一項核心業務。從收入看,汽車是我們最大的公司”,陳哲表示。確實,2018年,塔塔集團總營收為71341.2億盧比,其中塔塔汽車貢獻29550.8億盧比,超過40%。
盡管塔塔“一直在尋找合作伙伴”,但其不希望出現“我們只是出售股份,而沒有發言權”的交易,陳哲在紐約表示,“我們不是金融投資者,塔塔集團要經營公司。我不是黑石集團(全球最大私募基金公司),我也不是科爾伯格·克萊維斯·羅伯特公司(KKR, Kohlberg Kravis Roberts,全球領先投資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捷豹路虎與寶馬集團宣布聯手開發下一代電動驅動單元(EDU,Electric Drive Units),此舉將使雙方共享研發和生產所帶來的高效率,以及整個供應鏈聯合采購帶來的規模經濟。
過去兩年,捷豹路虎資本支出超過了經營現金流,然而陳哲稱,其目標是到2021年扭轉這一局勢。“一旦我們那樣做了,人們就會相信我說的話:我不會逃跑。”
當年“日不落帝國”的汽車行業也曾享有榮光,現在卻多少有些悲涼。耳熟能詳的豪華品牌勞斯萊斯、賓利等已被德國車企巨頭劃入麾下;二線豪華品牌捷豹、路虎、路特斯等亦是幾經坎坷,異國求生。
現在,捷豹路虎也許將再一次面臨“十字路口”,誰又將是那個新的合作伙伴呢?
最近,中印兩國關系升溫,不排除奇瑞近水樓臺先得月,也不排除長城汽車和吉利汽車半路截胡。
來源:汽車K線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01296